游戏化学姿势点 游戏 化学
高一化学的姿势点1
1、Na放置在空气中:4Na+O2=2Na2O
2、Na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Na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4、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反应:2Na2O2+ 2H2O= 4NaOH+ O2↑
+—6、NaHCO3加热: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7、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8、碳酸钠和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离子方程式 CO2—+认识本质(分步反应经过如下):
9、氢氧化钠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2NaOH+ CO2= Na2CO3+ H2O
10、氢氧化钠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2NaOH+ CO2= Na2CO
3+ H2O和 Na2CO3+ H2O+ CO2= 2NaHCO3
总反应:NaOH+ CO2= NaHCO3
11、Al和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2Al+2NaOH+2H2O= 2NaAlO2+3H2↑离子方程式 2Al+2OH-—
12、Al和HCl溶液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3+13、Al2O3和稀HCl反应的方程式:Al2O3+6HCl= 2AlCl3+3H2O离子方程式 Al+3+
14、Al2O3和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Al2O3+2NaOH= 2NaAlO2+H2O——
15、AlCl3和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OH-= Al(OH)3↓
16、Al(OH)3和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Al(OH)3+NaOH= NaAlO2+2H2O——
17、AlCl3和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4OH-= AlO2-+2H2O
18、Al(OH)3和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l(OH)3+3HCl=AlCl3+ 3H2O离子方程式:Al(OH)+3+19、AlCl3和过量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Cl3+3NH3.H2O= Al(OH)3↓+3NH4Cl 3+.+
20、NaAlO2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NaAlO2+CO2+3H2O=Na2CO3+2Al(OH)3↓
21、NaAlO2通入足量二氧化碳:NaAlO2+CO2+2H2O=NaHCO3+Al(OH)3↓
22、Al(OH)3受热分解方程式:2Al(OH)3加热 Al2
O3+3H2O
23、铁和水蒸气高温:3Fe+4H2O(g)高温Fe3O4+4H2↑
24、氧化亚铁和稀盐酸反应:FeO+2HCl= FeCl2+H2O离子方程式: FeO+2H+2+
25、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 2FeCl3+3H2O+3+
27、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2NaOH= Fe(OH)2↓+ Na2SO4离子方程式: Fe3+—28、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露置的方程式:4Fe(OH)2+O2+2H2O= 4Fe(OH)3
29、铁粉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Cl3+ Fe= 3FeCl2离子方程式:Fe+ 2Fe3+ 2+
铜粉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FeCl3=2FeCl2+CuCl2
30、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FeCl2+ Cl2= 2FeCl3离子方程式:2Fe2+3+-
30、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FeCl2+ Cl2= 2FeCl3 2+
3+- 3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FeCl3+ 3H2O加热 2Fe(OH)3(胶体)+ 3HCl
2和HF反应:SiO2+4HF=SiF4↑+2H2O 32、SiO2和NaOH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2—33、SiO223-
34、Na2SiO3和盐酸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O3↓
35、Na2SiO3和少量二氧化碳反应:Na2SiO3+CO2+H2O= H2SiO3↓+ Na2CO3
36、Na2SiO3和过量二氧化碳反应:Na2SiO3+2CO2+2H2O= H2SiO3↓+
2NaHCO3
37、氯气和钠反应:Cl2+2Na点燃
38、氯气和铁反应:3Cl2+2Fe点燃2FeCl3
39、氯气和铜反应: Cl2+Cu点燃 CuCl2
40、氯气和氢气反应:Cl2+H2点燃2HCl
41、氯气通入水中:Cl2+H2O=HClO+HCl
离子方程式
42、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Cl2+2NaOH=NaCl+NaClO+H2O离子方程式———
43、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粉精: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的漂白原理:Ca(ClO)2+H2O+ CO2=2 HClO+ CaCO3
44、次氯酸见光分解 2HClO2↑
45、硫单质和氧气反应:S+O2高温2 46、二氧化硫溶于水:SO2+H2OH2SO3
47、氢氧化钠和少量二氧化硫:SO2(少量)+ 2 NaOH= Na2SO3+ H2O—2—
48、氢氧化钠和过量二氧化硫:SO2(过量)+ NaOH= NaHSO3——49、二氧化硫和氧化钠:SO2+ Na2O= Na2SO3
50、碳酸钠和少量二氧化硫: SO2(少量)+ Na2CO3= Na2SO3+ CO2 2— 2—51、二氧化硫和氧气:2SO2+O2 2SO3(条件:加热、催化剂)
52、二氧化硫和氧化剂氯气的反应:SO2+ Cl2+ 2H2O= H2SO4+ 2HCl(其中Cl2可以用Br2、I2替换)离子方程式:SO+2--★SO2也可以和高锰酸钾和氯化铁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3、SO3和水的反应:SO3+H2O=H2SO4
54、SO3和Ca(OH)2反应:SO3+Ca(OH)2=CaSO4+H2O
55、SO3和CaO反应:SO3+CaO=CaSO4
56、氮气和氧气化合:N2+O2放电2NO
57、NO和空气接触:2NO+O2=2NO2
58、NO2溶于水:3NO2+2H2O=2HNO3+NO
59、NO2和O2混合通入水中:4NO2+O2+2H2O=4HNO3
60、NO和O2混合通入水中:4NO+3O2+2H2O=4HNO3
61、氮气和氢气化合(工业合成氨):N2+3H22NH3
(高温,高压,催化剂)催化剂
氨的催化氧化: 4NH3+5 O2=加热 4NO+6H2O
62、氨气和水:NH3+H2ONH3﹒H2O
63、加热浓氨水NH3﹒H2O加热NH3↑+H2O
64、氨气和浓盐酸空中生烟:NH3+HCl=NH4Cl
65、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加热3↑+CO2↑+H2O
66、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加热NH3↑+HCl↑
67、实验室用固体和固体混合加热制氨气:
2NH4Cl+Ca(OH)2 2+2NH3↑+2H2O
68、金属铜和浓硫酸混合加热:Cu+2H2SO4(浓) 4+SO2↑+2H2O
69、铁少量:2Fe+6H2SO4(浓)加热Fe2(SO4)3+3SO2↑+6H2O
铁过量:Fe+2H2SO44+SO2↑+2H2O
70、木炭和浓硫酸混合加热:C+2H2SO4(浓) 2↑+2SO2↑+2H2O
71、铜和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2+72、铜和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2+加热
高一化学的姿势点2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Na2SO4=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Na2CO3= CaCO3↓+ 2NaCl
3、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5、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CuSO4= FeSO4+ Cu
6、氯化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Na2CO3=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钠和氧气反应:4Na+ O2= 2Na2O
8、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 2H2O= 4NaOH+ O2↑
9、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2CO2= 2Na2CO3+ O2
10、钠和水反应:2Na+ 2H2O= 2NaOH+ H2↑
11、铁和水蒸气反应:3Fe+ 4H2O(g)= F3O4+ 4H2↑
12、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2NaOH+ 2H2O= 2NaAlO2+ 3H2↑
13、氧化钙和水反应:CaO+ H2O= Ca(OH)2
14、氧化铁和盐酸反应:Fe2O3+ 6HCl= 2FeCl3+ 3H2O
15、氧化铝和盐酸反应:Al2O3+ 6HCl= 2AlCl3+ 3H2O
16、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2NaOH= 2NaAlO2+ H2O-
17、氯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3NaOH=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2NaOH=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2H2O+ O2=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6NH3?H2O= 2Al(OH)3↓+ 3(NH3)2SO4
22、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Al(OH)3+ 3HCl= AlCl3+ 3H2O
23、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NaOH= NaAlO2+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5、三氯化铁溶液和铁粉反应:2FeCl3+ Fe=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Cl2= 2FeCl3
27、二氧化硅和氢氟酸反应:SiO2+ 4HF= SiF4+ 2H2O硅单质和氢氟酸反应:Si+ 4HF= SiF4+ 2H2↑
28、二氧化硅和氧化钙高温反应:29、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2NaOH= Na2SiO3+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CO2+ H2O= Na2CO3+ H2SiO3↓
31、硅酸钠和盐酸反应:Na2SiO3+ 2HCl= 2NaCl+ H2SiO3↓
32、氯气和金属铁反应:33、氯气和金属铜反应:34、氯气和金属钠反应:
35、氯气和水反应:Cl2+ H2O= HCl+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
37、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2NaOH= NaCl+ NaClO+ H2O
38、氯气和消石灰反应:2Cl2+ 2Ca(OH)2= CaCl2+ Ca(ClO)2+ 2H2O
39、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AgNO3= AgCl↓+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H2O+ CO2= CaCO3↓+ 2HClO
41、二氧化硫和水反应:SO2+ H2O≈ H2SO3
42、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反应:43、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2NO+ O2= 2NO2
44、二氧化氮和水反应:3NO2+ H2O= 2HNO3+ NO
45、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催化剂的影响下反应:2SO2+ 46、三氧化硫和水反应:SO3+ H2O= H2SO4
47、浓硫酸和铜反应:Cu+ 2H2SO4(浓+ 2H2O+ SO2↑-
48、浓硫酸和木炭反应:C+ 2H2SO4(浓↑+ 2SO2↑+ 2H2O
49、浓硝酸和铜反应:Cu+ 4HNO3(浓)= Cu(NO3)2+ 2H2O+ 2NO2↑
50、稀硝酸和铜反应:3Cu+ 8HNO3(稀+ 4H2O+ 2NO↑
51、氨水受热分解:↑+ H2O
52、氨气和氯化氢反应:NH3+ HCl=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 H2O↑+ CO2↑
55、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NaNO3+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2H2O+ 2NH3↑
57、氯气和氢气反应:58、硫酸铵和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Na2SO4+ 2H2O
59、SO2+ CaO= CaSO3
60、SO2+ 2NaOH= Na2SO3+ H2O
61、SO2+ Ca(OH)2= CaSO3↓+ H2O
62、SO2+ Cl2+ 2H2O= 2HCl+ H2SO4
63、SO2+ 2H2S= 3S+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NO+ 2NaOH= 2NaNO2+ H2O
65、Si+ 2F 2= SiF4
66、Si+ 2NaOH+ H2O= NaSiO3+2H2↑
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2C高温电炉 Si+ 2CO(石英沙)(焦碳)(粗硅)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纯)+ 4HCl
非金属单质(F2,Cl2, O2, S, N2, P, C, Si)
1,氧化性:
F2+ H2= 2HF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2M=2MFn(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F2+Cl2(等体积)=2ClF 3F2(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2IF7
Cl2+H2=2HCl
3Cl2+2P=2PCl3
Cl2+PCl3=PCl5
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
Cl2+2FeCl2=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2NaI=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高一化学的姿势点3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式——根据物质的物理智质上差异来分离。
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经过,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式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式。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和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顶尖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式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式。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和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式。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标准: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而且溶剂易挥发。在萃取经过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接着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经过。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
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式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式对物质进行处理,接着再根据混合物
的特征用恰当的分离方式(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式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式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也许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经过中,
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式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和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独特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式,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
(1)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2+
(3)Ba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3+
(5)Al能和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能和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4+
(7)NH铵盐(或浓溶液)和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2+
(8)Fe能和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给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9) Fe3+能和 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3溶液,能和 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沉淀。含Cu2+溶液能和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和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42-能和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和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2-
(7)S能和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9)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给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3生成,同时放出 CO2气体。 3-
(10)PO4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和AgNO3反应,生成黄色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
二、高一化学摩尔姿势点
摩尔(mole),简称摩,旧称克分子、克原子,是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其中一个,表示物质的量,符号为mol。下面我给你同享高一化学摩尔姿势点,欢迎阅读。
高一化学摩尔姿势点
摩尔姿势点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 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n= m/M)
高一化学摩尔练习题
一、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A.标准状况下134.4L氨气 B.55gCO2
C.标准状况下90mL水 D.6.02×1024个氢分子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任何纯净物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B.1molO2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C.1mol氢中含有2 mol电子 D.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mol-1
3、(05惠州)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某单质硫的分子由x个硫原子组成,取n mol该单质,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生成8n molSO2,关于该单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硫的分子式为S8 B.相对分子质量为256g
C.摩尔质量为256g• mol-1 D.1mol该硫单质完全燃烧需8molO2
4、14.2克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是______摩尔,其中含有_________摩尔钠离子,含有_______个氧原子,含硫元素_______克.
5、1.7克氢氧根离子含___________个质子,含________摩电子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1)、常温常压下,1mol氮气含有NA个氮分子
(2)、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22.4L,所含的气体的分子数约为NA个
(3)、标准状况下,22.4LNO和11.2L氧气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约为1.5NA个
(4)、将NO2和N2O4分子共NA个降温至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22.4L
(5)、常温下,18g重水所含中子数为10NA个
(6)、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7)、常温常压下,任何金属和酸反应,若生成2g氢气,则有2NA电子发生转移
(8)、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 8/22.4 NA
(9)、31g白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单键数目是NA个
(10)、1L1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的数目为NA
(11)1 molSiO2晶体中含有4NA个Si─O键
(12)含0.01 mol H2O2的水溶液跟MnO2充分影响,反应经过中转移的电子总数0.01NA
(13)在标准状况下,2.24L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混合气中所含分子数为0.1 NA
(14)64g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NA个电子
(15)常温常压下,100mL 0.5mol/L的乙酸溶液中,所含有的乙酸的分子数小于0.05NA
(16)常温常压下,1 mol碳烯(∶CH2)所含电子总数为8NA
(17)1mol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3NA
(18)标准状况下,22.4LCO2和C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NA
(19)2.9g 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 NA
(20)100g的98%的浓H2SO4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4 NA
7、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6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8、在标准状况下,ag气体A和b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则和此有关的下面内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气体A和气体B的摩尔质量之比为a:b
B.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之比为a:b
C.质量相同的气体A和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b:a
D.同温同压下,气体A和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b:a
9、同温同压下,对于等体积的一氧化氮(14N18O)和一氧化碳(13C18O)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相同的分子数和原子数 B.含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
C.含相同的质子和中子数 D.所含分子数和质量均不相同
10、同温同压下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壹个盛NH3气体,另壹个盛N2和H2的混合气体,两瓶气体一定有相同的()
A.质量 B.原子总数 C.质子总数 D.分子总数
二、课后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微粒数相同
B、氢氧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17克
C、在标准状下,1摩SO3的体积约22.4升.
D、0.1摩HCl气体约含6.02X1022个HCl分子
2、摩尔是()
A、国际单位制的壹个基本物理量B、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
C、计量微观粒子物质的量的单位D、表示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
3、8克氧气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A、0.25摩 B、0.5摩 C、 1摩 D.、2摩
4、(全国高考题)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3 g碳酸钠中含NA个CO32– B.0.1 mol OH–含NA个电子
C.1.8 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 D.标准状况下11.2 L臭氧中含NA个氧原子
5、64℃时,25滴水为amL,则1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
A.aNA/25B.aNA/(25×18)C.aNA/(25×20)D.aNA/(1000×22.4)
6、对于1mol二氧化碳描述正确的是()
A、其密度是1.96g/L B、其摩尔质量是44g
C、它的体积约为22.4L D、所含原子个数是阿佛加德罗常数的3倍
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氧气所含氧原子数为NA
B.1.8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
C.12g C60所含电子数为6 NA
D.铜和硫反应中,1 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8、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mL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CO32-为0.1NA
B.常温、常压下,0.5mol臭氧中含有氧原子为1.5NA
C.标准状况下,1mol NO2气体和水反应生成NO3-为NA
D.78gNa2O2中含有O2-为2NA
9、依照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的反比
10、若有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氧原子数比为2:3 B.分子数比为1:1
C.氧元素质量比为5:6 D.体积比为5:4
11、某密闭容器的质量为50g,当它装满CO2气体时,质量为58.8g,如果改装CH4,其质量应为()
A.3.2gB.58.8gC.22.4gD.53.2g
12、(92)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适量的NH3(气)和Cl2(气)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产物只有N2(气)和NH4Cl(固),则反应前后容器中压强比应接近于:()
(A)1:11(B)11:1(C)7:11(D)11:7
13、乙炔和乙烯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体积是原混合气体的2.7倍,则该混合
气体和足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时,消耗H2的体积是原混合气体体积的()
A.1.6倍 B.1.8倍 C.1.4倍 D.1.2倍
14、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经测定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氯化物蒸气的密度是同溶、同压下H2密度的116-117倍,试判断和氯化物价态相同的氧化锆的化学式()
A.ZrO B.Zr2O C.Zr2O3 D.ZrO2
15、(14分)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 L O2通入10 L CO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
V(CO)= L, V(H2)= L.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
V(CO)︰V(H2)=.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a的取值范围是.
16、(9分)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进行“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的实验.操作如下:用质量和容积都相等的烧瓶收集气体,称量收集满气体的烧瓶质量.数据见下表(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数值).
气体ABCDEF
烧瓶和气体的总质量(g)48.408248.408248.408248.382248.434248.8762
已知标准状况下,烧瓶的容积为0.293L,烧瓶和空气的总质量是48.4212g.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A、B、C、D、E、F是中学常见的气体.
(1)上述六种气体中,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写化学式).
(2)E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实验室制取少量D的化学方程式是
.
(4)A、B、C也许的化学式是.
17、(7分)为了测定某烷样品(丁烷,并含少量丙烷等气态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1取壹个配有合适胶塞的洁净、干燥的锥形瓶,准确称量得到质量m1.
○2往锥形瓶中通入干燥的该烷烃样品,塞好胶塞,准确称量;重复操作,直到前后2次称量结局基本相同,得到质量m2.
○3往锥形瓶内加满水,塞好胶塞,称量得到质量m3.已知实验时的温度为T(k),压强p(kPa),水的密度ρ水(g/L),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0,空气的密度ρ空气(g/L),回答下列难题:
(1)本实验的学说依据是(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2中何故要重复操作,直到后2次称量结局基本相同?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具体说明本实验中如何做到每次测量都是在相同体积下进行的?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收集气体样品的操作,可选用的方式是(填图中标号)__________.
(5)锥形瓶内空气的质量m空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瓶中样品的质量m样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由实验测得该烷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7)三空均列出算式]
15、(1)5,5
(2)(a-10):(20-a)
(3)1016(共9分,每空2分,最后一问3分)
(1)SO¬¬2
(2)30
(3)CaC2+2H2O Ca(OH)2+C2H2↑
(4)N2、CO、C2H4(写对壹个给1分)
17、(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2种同体积的不同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1分)
(2)为了保证瓶内的空气完全被排出,并充满了样品气.(1分)
(3)第一次称量前,锥形瓶塞紧胶塞后,在瓶口处的胶塞上做一记号,以后每次测量,胶塞塞入瓶口的位置都以此为准.(1分)
(4)D(1分)
(5)[(m3-m1)/(ρ水-ρ空气)]×ρ空气(1分)
(6)(m2-m1)+m空气 [或答:(m2-m1)+(m3-m1)/(ρ水-ρ空气)×ρ空气](1分)
(7)29.0×(m样品/m空气) [或答:29.0×(m2-m1)/(m空气)+29.0;
或答:29.0×(m2-m1)/(m3-m1)×(ρ水-ρ空气)/(ρ空气)+29.0](1分)
三、化学姿势点有哪些呢
化学姿势点如下:
1、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2、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全部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3、不是全部的物质都有化学键结合。如:稀有气体、电解质溶液导电、电解抛光等都是化学变化。
4、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5、常温下和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和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